京叶商机网

中国制药企业迎来海外上市潮

作者:ll123 浏览量:0 来源:商机交易网

在上海医药集团、华源药业积极筹备海外上市的同时,位于东北边陲的民营企业哈尔滨平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已经率先上市,并将于今年8月2日在纳斯达克上市。事实上,自2002年以来,随着中国企业越来越倾向于海外上市,医药行业也不例外。无论是大型国有医药企业,还是民营中小医药企业,都誓言要寻求海外上市的宏伟计划。

国有制药公司的“骚动”

“九五”期间,医药国企改革取得新进展。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按照“产权清晰、责任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一批企业进行了规范的股份制改革,其中80多家企业在境内上市,4家企业在境外(含香港)上市。

事实上,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对境内上市和境外上市都始终保持着较高的热情。

赵新先谢幕前,三九集团试图通过并购的方式收购日本东亚制药,除了自身的战略扩张,还试图实施海外上市。然而,赵新先的意外结局暂时推迟了海外上市计划。

国内另一家医药巨头华远医药集团也希望持有华远40%股份的上海医药集团力争在2005年实现海外上市计划,上市地点选择在香港和美国。

前段时间,江苏希姆切雷集团也宣布准备拿出部分优秀资产到海外上市;同时,内蒙古赤峰医药集团和贵州、浙江部分医药企业也频繁与境内外投行机构洽谈。

更重要的是,四川省准备支持20多家药企分别在国内和海外上市,尤其是聚焦海外热土。

应该说,近年来,国内一些非医药类民营企业在香港、美国、新加坡等资本市场的良好表现,极大地鼓励了越来越多的医药企业考虑海外上市计划。从过去的成功案例来看,海外上市不仅可以为企业带来急需的资金,还可以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帮助开拓国际市场。

因此,“中国概念股”成为海外资本市场的一股热潮,海外上市成为当前国内医药企业的融资热点。

有勇气和足智多谋的私营制药公司

有人曾说:中国民营企业蕴藏着惊人的智慧和活力。

融资难一直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也希望跳出传统银行贷款融资方式的局限。在我国二板市场开放之前,很多民营医药企业的发展逐渐遇到了资金有限的限制,而对于当时的主板市场来说,上市条件过于严格,延迟时间长,因此通过上市进一步发展的机会非常小,所以很多民营企业不得不将目光投向国外。

事实证明,这种战略眼光的调整是明智的。

此前,2003年在美国上市的三只中国生化概念股的股价平均上涨了700%。其中,由美国嘉信集团策划的哈尔滨三乐源(AOBO)涨幅高达1100%。由于海外投资者对中国生物制药企业的积极跟进,美国资本市场对中国医药股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当然,这三家企业的成功离不开专业资本投资公司的信用,这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民营医药企业的另一个隐忧:如何在海外成功上市?海外上市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位于哈尔滨的平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哈尔滨首家在美国上市的民营医药公司。这对哈尔滨乃至整个国内中小医药企业都具有重要意义。据平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姚先生介绍,平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从2000年开始筹备上市。当时国内二板市场还没有起步,所以平川药业有限公司把目光转向了香港的二板市场。但当时香港还没有完全从金融危机中走出来,所以选择了收购美国公司,然后通过投资公司上市,采用了国际通用的反向收购方式(借壳上市),即通过美国上市公司Senecent Company。平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的经验值得国内中小医药企业关注和重视。

据了解,在美国纳斯达克创业板上市的中国中小药企大多采用借壳上市(民营公司上市方式之一)。据业内人士分析,这种方式带来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可以避免IPO昂贵的成本和冗长的程序。其次,在借壳上市中,空壳公司至少要获得民营企业51%以上的权益,甚至更多,有利于国内企业自主掌控业务,保持独立性。

从海外上市的几家国有药企来看,大部分都是在主板上市的,比如广药、中新药业,所以他们的消费时间比较长,但是对于民营中小药企来说,这个时间他们可承受不起。因此,专注于海外资本市场的创业板成为他们的最终选择。此外,与国有医药企业相比,民营医药企业肯定有先天优势。根据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汤敏博士的分析,中小企业主要是民营企业,体制内问题很少,可以在竞争中全力以赴。

因此,民营药企海外上市似乎并不遥远。“海外上市对我们民营药企来说已经不远了。只要我们按照国际化的规则来操作,清楚了解各个股市的法律要求和市场规律,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就能为国内民营药企赢得最大。收入。”沈阳市民营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王告诉记者。

所以,当时国内二级市场尚未开放,国内银行放贷难度越来越大,民营药企选择“走出去”,始终是一种参与和回应的姿态。只有这样,民营中小药企才能称得上有勇有谋。

地雷在哪里?

据商务部统计,2003年我国境外投资20.87亿美元,同比增长112.3%。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高速走出国门,中国企业作为“外商”受到国际资本的热情邀请。医药企业肯定不会落后,比如同仁堂的海外扩张,地奥集团拓展东南亚市场的意向,三九集团的日本之行,都开始凸显中国医药企业的实力。

近年来,随着中国企业越来越倾向于海外上市,医药行业也不例外。无论是大型国有医药企业,还是民营中小医药企业,都誓言要寻求海外上市的宏伟计划。

但是,从过去几个在海外上市的非医药公司的整体情况来分析,很多中国公司在海外募集资金时普遍高估了自己的盈利能力,但结果却令人沮丧,因为上市后的业绩真的太弱了,与想象中的好情况大相径庭。

但这些因素并不会阻碍中国药企海外上市的决心。因此,近年来,许多海外投资机构在中国设立了办事处,如瑞银投资银行、加拿大创业板、纳斯达克和嘉信集团。作为第一个进入中国证券市场的QFII,瑞银投资银行全球执行董事长里昂·布里坦毫不掩饰自己占领中国市场的野心:“现在,瑞银有意将中国国企和民企带到海外。”

由此,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研讨会层出不穷,对中国医药企业海外上市可能遇到的“地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美林中国董事长刘先生根据他过去帮助许多中国公司在海外上市的经验,总结了国际投资者眼中优秀中国上市公司的标准。最重要的是国内企业领导对诚信原则的重视。他认为,国内企业领导对诚信原则重视不够,后续的后果将是海外投资者对中国上市公司失去信心。

此外,里昂·布里坦还对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要有让投资者满意的公司治理结构,二是要减少不良资产,让外国投资者满意。”

另一种情况值得医药公司关注。目前在美国上市的几家制药公司都属于生物生化企业。从国内生物制药公司的现状来看,正在研发生产的生物医药产品大多是仿制品,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其核心技术也不是完全自主的。众所周知,由于生物技术产品技术含量高,知识产权占比大,属于各国的保护重点。一旦他们选择在这些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相对严格的国家上市,很可能会先遇到知识产权纠纷。对此,美国水务金融集团中国首席代表张执浩指出,海外上市后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在国际市场的游戏规则下进行,其中最重要的是自主知识产权问题。一旦你出国,你将成为一家上市公司,然后你可能会面临诉讼。一旦发生这种情况,结局会很悲惨。

所以,在新一轮的上市热潮中,难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很多企业不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然后选择盲目跟风,不顾一切地踩“地雷”,到最后只能弃之不用。

欢迎与作者讨论您的观点,邮箱:yuren19771211@263.net

在上海医药集团、华源药业积极筹备海外上市的同时位于东北边陲的民营企业哈尔滨平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已经率先上市,并将于今年8月2日在纳斯达克上市。事实上,自2002年以来,随着中国企业越来越倾向于海外上市,医药行业也不例外。无论是大型国有医药企业,还是民营中小医药企业,都誓言要寻求海外上市的宏伟计划。

国有制药公司的“骚动”

“九五”期间,医药国企改革取得新进展。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按照“产权清晰、责任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一批企业进行了规范的股份制改革,其中80多家企业在境内上市,4家企业在境外(含香港)上市。

事实上,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对境内上市和境外上市都始终保持着较高的热情。

赵新先谢幕前,三九集团试图通过并购的方式收购日本东亚制药,除了自身的战略扩张,还试图实施海外上市。然而,赵新先的意外结局暂时推迟了海外上市计划。

国内另一家医药巨头华远医药集团也希望持有华远40%股份的上海医药集团力争在2005年实现海外上市计划,上市地点选择在香港和美国。

前段时间,江苏希姆切雷集团也宣布准备拿出部分优秀资产到海外上市;同时,内蒙古赤峰医药集团和贵州、浙江部分医药企业也频繁与境内外投行机构洽谈。

更重要的是,四川省准备支持20多家药企分别在国内和海外上市,尤其是聚焦海外热土。

应该说,近年来,国内一些非医药类民营企业在香港、美国、新加坡等资本市场的良好表现,极大地鼓励了越来越多的医药企业考虑海外上市计划。从过去的成功案例来看,海外上市不仅可以为企业带来急需的资金,还可以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帮助开拓国际市场。

因此,“中国概念股”成为海外资本市场的一股热潮,海外上市成为当前国内医药企业的融资热点。

有勇气和足智多谋的私营制药公司

有人曾说:中国民营企业蕴藏着惊人的智慧和活力。

融资难一直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也希望跳出传统银行贷款融资方式的局限。在我国二板市场开放之前,很多民营医药企业的发展逐渐遇到了资金有限的限制,而对于当时的主板市场来说,上市条件过于严格,延迟时间长,因此通过上市进一步发展的机会非常小,所以很多民营企业不得不将目光投向国外。

事实证明,这种战略眼光的调整是明智的。

此前,2003年在美国上市的三只中国生化概念股的股价平均上涨了700%。其中,由美国嘉信集团策划的哈尔滨三乐源(AOBO)涨幅高达1100%。由于海外投资者对中国生物制药企业的积极跟进,美国资本市场对中国医药股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当然,这三家企业的成功离不开专业资本投资公司的信用,这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民营医药企业的另一个隐忧:如何在海外成功上市?海外上市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位于哈尔滨的平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哈尔滨首家在美国上市的民营医药公司。这对哈尔滨乃至整个国内中小医药企业都具有重要意义。据平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姚先生介绍,平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从2000年开始筹备上市。当时国内二板市场还没有起步,所以平川药业有限公司把目光转向了香港的二板市场。但当时香港还没有完全从金融危机中走出来,所以选择了收购美国公司,然后通过投资公司上市,采用了国际通用的反向收购方式(借壳上市),即通过美国上市公司Senecent Company。平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的经验值得国内中小医药企业关注和重视。

据了解,在美国纳斯达克创业板上市的中国中小药企大多采用借壳上市(民营公司上市方式之一)。据业内人士分析,这种方式带来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可以避免IPO昂贵的成本和冗长的程序。其次,在借壳上市中,空壳公司至少要获得民营企业51%以上的权益,甚至更多,有利于国内企业自主掌控业务,保持独立性。

从海外上市的几家国有药企来看,大部分都是在主板上市的,比如广药、中新药业,所以他们的消费时间比较长,但是对于民营中小药企来说,这个时间他们可承受不起。因此,专注于海外资本市场的创业板成为他们的最终选择。此外,与国有医药企业相比,民营医药企业肯定有先天优势。根据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汤敏博士的分析,中小企业主要是民营企业,体制内问题很少,可以在竞争中全力以赴。

因此,民营药企海外上市似乎并不遥远。“海外上市对我们民营药企来说已经不远了。只要我们按照国际化的规则来操作,清楚了解各个股市的法律要求和市场规律,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就能为国内民营药企赢得最大。收入。”沈阳市民营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王告诉记者。

所以,当时国内二级市场尚未开放,国内银行放贷难度越来越大,民营药企选择“走出去”,始终是一种参与和回应的姿态。只有这样,民营中小药企才能称得上有勇有谋。

地雷在哪里?

据商务部统计,2003年我国境外投资20.87亿美元,同比增长112.3%。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高速走出国门,中国企业作为“外商”受到国际资本的热情邀请。医药企业肯定不会落后,比如同仁堂的海外扩张,地奥集团拓展东南亚市场的意向,三九集团的日本之行,都开始凸显中国医药企业的实力。

近年来,随着中国企业越来越倾向于海外上市,医药行业也不例外。无论是大型国有医药企业,还是民营中小医药企业,都誓言要寻求海外上市的宏伟计划。

但是,从过去几个在海外上市的非医药公司的整体情况来分析,很多中国公司在海外募集资金时普遍高估了自己的盈利能力,但结果却令人沮丧,因为上市后的业绩真的太弱了,与想象中的好情况大相径庭。

但这些因素并不会阻碍中国药企海外上市的决心。因此,近年来,许多海外投资机构在中国设立了办事处,如瑞银投资银行、加拿大创业板、纳斯达克和嘉信集团。作为第一个进入中国证券市场的QFII,瑞银投资银行全球执行董事长里昂·布里坦毫不掩饰自己占领中国市场的野心:“现在,瑞银有意将中国国企和民企带到海外。”

由此,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研讨会层出不穷,对中国医药企业海外上市可能遇到的“地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美林中国董事长刘先生根据他过去帮助许多中国公司在海外上市的经验,总结了国际投资者眼中优秀中国上市公司的标准。最重要的是国内企业领导对诚信原则的重视。他认为,国内企业领导对诚信原则重视不够,后续的后果将是海外投资者对中国上市公司失去信心。

此外,里昂·布里坦还对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要有让投资者满意的公司治理结构,二是要减少不良资产,让外国投资者满意。”

另一种情况值得医药公司关注。目前在美国上市的几家制药公司都属于生物生化企业。从国内生物制药公司的现状来看,正在研发生产的生物医药产品大多是仿制品,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其核心技术也不是完全自主的。众所周知,由于生物技术产品技术含量高,知识产权占比大,属于各国的保护重点。一旦他们选择在这些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相对严格的国家上市,很可能会先遇到知识产权纠纷。对此,美国水务金融集团中国首席代表张执浩指出,海外上市后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在国际市场的游戏规则下进行,其中最重要的是自主知识产权问题。一旦你出国,你将成为一家上市公司,然后你可能会面临诉讼。一旦发生这种情况,结局会很悲惨。

所以,在新一轮的上市热潮中,难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很多企业不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然后选择盲目跟风,不顾一切地踩“地雷”,到最后只能弃之不用。

欢迎与作者讨论您的观点,邮箱:yuren19771211@263.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