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叶商机网

宁:思想营销的长袖善舞者

作者:18853175223maheng 浏览量:0 来源:商机交易网

导言:

对于其他行业来说,十年可能是很短的时间,甚至不足以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小点。但对于啤酒行业来说,这十年的变化是惊人的。啤酒行业在中国才发展了一百年,但它今天的成熟令人惊讶。企业之间的竞争促进了行业的螺旋上升。资本力量集中在这个行业空,巨头们的战争似乎没完没了。这场啤酒大战的发起者不是别人,正是前华润集团总裁宁。

话说世界大势,分久了就分久了。

短短十年间,中国啤酒行业从原始部落零星布局到如今的三足鼎立,让我们感叹市场竞争的实力。华润前掌门人宁引爆啤酒产业集中的导火索,推动了今天啤酒产业三国格局的形成。

1993年青岛啤酒在香港上市时,中国啤酒行业还处于原始部落状态:品牌是地域性的,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一家甚至几家啤酒厂。青岛啤酒没有想到招股书会让宁有进军啤酒行业的想法;华润,一家与啤酒无关的中资港资企业,未来将凭借自身在中国啤酒市场的领先地位。

啤酒三个国家的历史,从这里开始...

到东北去,建立一个稳定的大本营

青岛啤酒招股书对中国啤酒的市场分析和前景展望,让宁感到兴奋。当时,总资产约807亿港元的华润集团旗下拥有3家上市公司,其中华润创业是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具有较强的国际融资能力。“用钱找地花”的华润,遇到了一个前景广阔、资金匮乏的啤酒行业,这也正是秦观所说的:“遇到金风,就赢了无数东西。”。

1993年,宁将目光投向了国内啤酒制造商。经过一番考察和论证,沈阳雪花啤酒厂进入了华润的视野。士兵很贵。12月16日,双方签署合资协议。当年最后一天,沈阳华润雪花啤酒有限公司成立,华润控股2.55%(2002年华润全资控股)。

如果说投资雪花是华润暂时进入啤酒行业,那么宁看到了这个市场的未来,决定将啤酒作为新的利润核心。然而,当时啤酒并不是华润的主要业务。华润要想在啤酒市场取得成功,首先要找到行业内的合作伙伴。1995年,宁与多家世界级啤酒商谈判后,找到了世界啤酒巨头南非SAB国际酿造集团,双方共同成立了华润创业酿造公司(华润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前身)和华润控股。

君子性本不异,善假亦善物。凭借华润的资金和SAB的管理和技术,宁打响了中国啤酒市场的战争。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华润在啤酒市场的扩张起点在哪里?

年产2万吨的大连渤海啤酒,在13万吨产能的竞争对手大连啤酒的压力下,连年亏损。基于以东北为大本营的想法,宁打算写一写他在大连的啤酒市场。1996年,几经波折,宁如愿以偿,将渤海啤酒厂收入囊中,更名为大连华润啤酒有限公司

华润对啤酒行业有很大的野心。收购后不久,原沈阳办事处人员全部进驻大连,办事处主任王群担任总经理。王群开始将华润的管理和营销理念引入大连公司,并将其转化为华润的有机组成部分。王群接受大连华润的第二年,公司彻底翻身,销售啤酒7万吨,不仅让工厂第一次赚钱,市场份额也首次超越竞争对手。第三年,公司的市场份额从15%上升到70%,而竞争对手从70%上升到15%。2001年4月,上演了中国啤酒史上最经典的蛇吞象:华润大连啤酒全面收购比5年前大5倍、年赚数千万元的大连啤酒,5年后却无法运营。

成功收购大连华润,是华润啤酒向张之路扩张的第一步。接下来,华润加大收购力度,将大连、长春、哈尔滨的多家啤酒企业陆续纳入子公司,在东北地区打造稳定的大本营。

向全国进军,雪花主宰世界

1999年6月,华润吹响进军全国的号角。青岛啤酒和燕啤酒的大本营之间成立了天津华润啤酒有限公司。这时,中国啤酒市场的三巨头格局已经初步显现。

四川,四川的土地,是天府之国。三国猛将刘备坐拥四川,占据天下三分。宁高宁把他的棋子放在四川盆地...

经过多年发展,四川蓝剑啤酒年产量已达50万吨,位居行业第四。华润真的很难直接拿下这样的大人物。宁高宁很清楚这一点。

华润走曲线路,拿下绵阳亚太酿酒。目前,蓝剑并没有闲着,四川市场份额第二的成都啤酒已经拿到了一袋。一个真的难以压制的地头蛇?有了强大的资本后盾,宁是志在必得。华润又投资2.5亿元,将亚太工厂产能扩大至30万吨。当然,蓝剑不是省油的灯,我们可以打败自贡、南充、达州、内江、广安的啤酒厂,与华润竞争。

那些年,四川就像今天的整个中国市场。竞争促进了产业的集中。在华润进入四川之前,四川的啤酒市场有无数人。在华润和蓝剑的较量中,这些啤酒厂改了姓。

透过巴蜀的浓烟,华润和蓝剑都发现这一天只有一个对方空。继续打还是握手?2001年10月28日,华润企业与“老伙伴”蓝剑SAB握手言和,完成了中国啤酒工业史上最大的合资企业。四川华润蓝剑啤酒有限公司诞生。

拿下四川后,华润的产能已经达到300多万吨,位居行业第二。随后,华润开始在华东部署,收购了安徽圣泉、厉安全、金龙、浙江黔啤等本土重量级啤酒企业。

在宁的思路中,雪花啤酒应该以百万吨的产销量进入国内单品牌啤酒寡头阵营。2001年,华润的单品牌战略开始实施,使雪花成为统一整个中国市场的啤酒品牌,各地区的公司开始销售雪花啤酒。2002年夏天,在大连中国国际啤酒节上,首次以团体名义参展,全方位推出了自己的民族雪花品牌。同时,足球明星陈阳受邀担任形象大使。当时是世界杯。在央视广告的配合下,“雪花”开始到处装扮。2004年8月,华润啤酒(中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不遗余力地将雪花打造成为集团唯一的民族品牌。

第1页

三根柱子立在一起,啤酒格局暂时平衡

在华润布局的同时,其他巨头也没有闲着。随着青岛啤酒和燕啤酒的不断扩张,中国啤酒市场的格局已经确定。一个新行业的竞争过程,伴随着这个行业的成长过程。在三巨头布局的同时,中国啤酒市场迅速演绎了十年大鱼吃小鱼的故事。如今啤酒品牌高度集中,在空之前市场容量巨大。这个行业已经成熟了。

资本总是在寻找进入盈利空空间的机会。外国啤酒巨头看到中国的大人物称霸世界,也不甘寂寞。美国AB投资青岛啤酒,嘉士伯携手蓝剑,荷兰喜力啤酒投资广东啤酒……中国的啤酒大战似乎永无止境,市场硝烟背后涌动着资本的暗流。这场永无止境的战争正在从市场战争走向资本战争。因长袖善舞而闻名京城的宁,接到国资监管委员会的电话,指挥中粮集团,从而离开了他挑起的战争。

三国格局的维持是啤酒行业各种力量的平衡。但是没有人知道这种平衡会持续多久。面对国外大鳄的包围圈和国内二流阵营的觊觎,三巨头如履薄冰。在下一轮啤酒市场狂潮中,谁进谁出,目前还是一个很悬的问题。

整合:资本还是思想?

业内一直将宁形容为长袖善舞者,指的是他在资本世界的安逸。我们认为宁真正的尊重不在于他如何收购企业,而在于他如何处理这些被收购的企业。资本运作的背后,如果没有思想的输出,最终会崩溃。

在宁有一个众所周知的比喻。一只狼在山里遇到了26只猫。面对许多猫,狼很害怕。然而,由于饥饿,狼有勇气对猫下手。虽然有很多猫,但它们无法互相帮助,最终也难逃厄运。结果,所有的猫都被狼吃掉了。尝到甜头的狼每天都吃一只猫,挺满足的。又有一天,狼遇到一只老虎,误以为是猫,想把它吃掉,最终被老虎吃掉了。大猫不是猫,但是猫变成了老虎。老虎的力量远远超过26只猫。

这足以解释他的并购理念:聚猫为虎。当时分散在中国市场的啤酒企业是一群猫。没有脑袋的人叫“五河”。

但问题是,怎样才能把猫聚成老虎呢?

就是如何把这些猫聚集在一起,让同样的血液在它们的血管里流动。这血液就是企业里流淌的思想。宁善于用思想管理企业。他知道一个企业真正的凝聚力是思想的凝聚力。只有思想是企业的血液。因此,宁每次收购企业后首先要做的就是思想整合。

人是思想的载体。这种思想通过华润的管理体系一次又一次的传播,在每一个员工心中沉淀下来,引导他们去战斗,去拼搏。华润得以称霸。

奉之命,宁从华润的老板变成了中粮集团的老板。在中粮的前四个月,他并没有推出大家期待的大动作,而是默默观察分析。

在“知、思、悟”之后,宁与中粮集团高管开始以全新的思维方式,探讨期待已久的“中粮新战略”。“中粮新战略”并没有像外界预期的那样从业务的剧烈整合开始。宁把整合的开始放在中粮人的思维方式上。第一个动作是将出版12年的《今日中粮报》更名为《企业中梁》。随后中粮集团一年一度的“中层干部会议”更名为“中粮集团经理年会”。宁说:“这次会议一定不同于一般的党政会议,一定是企业的会议。”

我们认为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宁成功的必然性。人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任何企业的成功都离不开职业经理人。这里的职业化是指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有了职业道德,管理者的价值就会为企业最大化;业务能力是管理者胜任的必备条件。正如司马光在《子·同治鉴》中所说:人才也是德都;德,才是帅。正是基于这种整合,宁完成了广为传颂的资本整合。

对于葡萄酒行业来说,宁已经离开成熟的啤酒行业,进入成长中的葡萄酒行业,这意味着整合风暴又要吹了。就像卖圣经的保罗一样,他用心传道,实践自己的意识形态营销。华润、中粮等。都只成为了舞台,而那个长袖善舞的舞者还站在舞台中央。中国酒业再次期待宁!

评论:

三流营销造就产品,二流营销造就品牌,一流营销造就理念。宁高宁站在思想的高度,一切都是不可能的。十多年来,宁带领华润骑铁、攻城拔寨,一次次震撼中国,催生了中国啤酒行业的整合风暴。媒体评论称宁是“长袖善舞”,指的是他的资本运输工具。笔者认为,资本力量的背后是思想的演绎。思想家是无敌的,只有善于意识形态营销的人才能取得巨大的成就。

相关链接:

宁,男,汉族,1958年生于山东。198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匹兹堡大学,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主修金融。1986年加入华润(集团)有限公司,1992年任华润创业有限公司总经理,1996年任华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1999年任华润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2004年12月28日任中粮集团董事长。

作者专栏:征求各学者的营销观点

导言:

对于其他行业来说十年可能是很短的时间,甚至不足以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小点。但对于啤酒行业来说,这十年的变化是惊人的。啤酒行业在中国才发展了一百年,但它今天的成熟令人惊讶。企业之间的竞争促进了行业的螺旋上升。资本力量集中在这个行业空,巨头们的战争似乎没完没了。这场啤酒大战的发起者不是别人,正是前华润集团总裁宁。

话说世界大势,分久了就分久了。

短短十年间,中国啤酒行业从原始部落零星布局到如今的三足鼎立,让我们感叹市场竞争的实力。华润前掌门人宁引爆啤酒产业集中的导火索,推动了今天啤酒产业三国格局的形成。

1993年青岛啤酒在香港上市时,中国啤酒行业还处于原始部落状态:品牌是地域性的,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一家甚至几家啤酒厂。青岛啤酒没有想到招股书会让宁有进军啤酒行业的想法;华润,一家与啤酒无关的中资港资企业,未来将凭借自身在中国啤酒市场的领先地位。

啤酒三个国家的历史,从这里开始...

到东北去,建立一个稳定的大本营

青岛啤酒招股书对中国啤酒的市场分析和前景展望,让宁感到兴奋。当时,总资产约807亿港元的华润集团旗下拥有3家上市公司,其中华润创业是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具有较强的国际融资能力。“用钱找地花”的华润,遇到了一个前景广阔、资金匮乏的啤酒行业,这也正是秦观所说的:“遇到金风,就赢了无数东西。”。

1993年,宁将目光投向了国内啤酒制造商。经过一番考察和论证,沈阳雪花啤酒厂进入了华润的视野。士兵很贵。12月16日,双方签署合资协议。当年最后一天,沈阳华润雪花啤酒有限公司成立,华润控股2.55%(2002年华润全资控股)。

如果说投资雪花是华润暂时进入啤酒行业,那么宁看到了这个市场的未来,决定将啤酒作为新的利润核心。然而,当时啤酒并不是华润的主要业务。华润要想在啤酒市场取得成功,首先要找到行业内的合作伙伴。1995年,宁与多家世界级啤酒商谈判后,找到了世界啤酒巨头南非SAB国际酿造集团,双方共同成立了华润创业酿造公司(华润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前身)和华润控股。

君子性本不异,善假亦善物。凭借华润的资金和SAB的管理和技术,宁打响了中国啤酒市场的战争。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华润在啤酒市场的扩张起点在哪里?

年产2万吨的大连渤海啤酒,在13万吨产能的竞争对手大连啤酒的压力下,连年亏损。基于以东北为大本营的想法,宁打算写一写他在大连的啤酒市场。1996年,几经波折,宁如愿以偿,将渤海啤酒厂收入囊中,更名为大连华润啤酒有限公司

华润对啤酒行业有很大的野心。收购后不久,原沈阳办事处人员全部进驻大连,办事处主任王群担任总经理。王群开始将华润的管理和营销理念引入大连公司,并将其转化为华润的有机组成部分。王群接受大连华润的第二年,公司彻底翻身,销售啤酒7万吨,不仅让工厂第一次赚钱,市场份额也首次超越竞争对手。第三年,公司的市场份额从15%上升到70%,而竞争对手从70%上升到15%。2001年4月,上演了中国啤酒史上最经典的蛇吞象:华润大连啤酒全面收购比5年前大5倍、年赚数千万元的大连啤酒,5年后却无法运营。

成功收购大连华润,是华润啤酒向张之路扩张的第一步。接下来,华润加大收购力度,将大连、长春、哈尔滨的多家啤酒企业陆续纳入子公司,在东北地区打造稳定的大本营。

向全国进军,雪花主宰世界

1999年6月,华润吹响进军全国的号角。青岛啤酒和燕啤酒的大本营之间成立了天津华润啤酒有限公司。这时,中国啤酒市场的三巨头格局已经初步显现。

四川,四川的土地,是天府之国。三国猛将刘备坐拥四川,占据天下三分。宁高宁把他的棋子放在四川盆地...

经过多年发展,四川蓝剑啤酒年产量已达50万吨,位居行业第四。华润真的很难直接拿下这样的大人物。宁高宁很清楚这一点。

华润走曲线路,拿下绵阳亚太酿酒。目前,蓝剑并没有闲着,四川市场份额第二的成都啤酒已经拿到了一袋。一个真的难以压制的地头蛇?有了强大的资本后盾,宁是志在必得。华润又投资2.5亿元,将亚太工厂产能扩大至30万吨。当然,蓝剑不是省油的,我们可以打败自贡、南充、达州、内江、广安的啤酒厂,与华润竞争。

那些年,四川就像今天的整个中国市场。竞争促进了产业的集中。在华润进入四川之前,四川的啤酒市场有无数人。在华润和蓝剑的较量中,这些啤酒厂改了姓。

透过巴蜀的浓烟,华润和蓝剑都发现这一天只有一个对方空。继续打还是握手?2001年10月28日,华润企业与“老伙伴”蓝剑SAB握手言和,完成了中国啤酒工业史上最大的合资企业。四川华润蓝剑啤酒有限公司诞生。

拿下四川后,华润的产能已经达到300多万吨,位居行业第二。随后,华润开始在华东部署,收购了安徽圣泉、厉安全、金龙、浙江黔啤等本土重量级啤酒企业。

在宁的思路中,雪花啤酒应该以百万吨的产销量进入国内单品牌啤酒寡头阵营。2001年,华润的单品牌战略开始实施,使雪花成为统一整个中国市场的啤酒品牌,各地区的公司开始销售雪花啤酒。2002年夏天,在大连中国国际啤酒节上,首次以团体名义参展,全方位推出了自己的民族雪花品牌。同时,足球明星陈阳受邀担任形象大使。当时是世界杯。在央视广告的配合下,“雪花”开始到处装扮。2004年8月,华润啤酒(中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不遗余力地将雪花打造成为集团唯一的民族品牌。

第1页

三根柱子立在一起,啤酒格局暂时平衡

在华润布局的同时,其他巨头也没有闲着。随着青岛啤酒和燕啤酒的不断扩张,中国啤酒市场的格局已经确定。一个新行业的竞争过程,伴随着这个行业的成长过程。在三巨头布局的同时,中国啤酒市场迅速演绎了十年大鱼吃小鱼的故事。如今啤酒品牌高度集中,在空之前市场容量巨大。这个行业已经成熟了。

资本总是在寻找进入盈利空空间的机会。外国啤酒巨头看到中国的大人物称霸世界,也不甘寂寞。美国AB投资青岛啤酒,嘉士伯携手蓝剑,荷兰喜力啤酒投资广东啤酒……中国的啤酒大战似乎永无止境,市场硝烟背后涌动着资本的暗流。这场永无止境的战争正在从市场战争走向资本战争。因长袖善舞而闻名京城的宁,接到国资监管委员会的电话,指挥中粮集团,从而离开了他挑起的战争。

三国格局的维持是啤酒行业各种力量的平衡。但是没有人知道这种平衡会持续多久。面对国外大鳄的包围圈和国内二流阵营的觊觎,三巨头如履薄冰。在下一轮啤酒市场狂潮中,谁进谁出,目前还是一个很悬的问题。

整合:资本还是思想?

业内一直将宁形容为长袖善舞者,指的是他在资本世界的安逸。我们认为宁真正的尊重不在于他如何收购企业,而在于他如何处理这些被收购的企业。资本运作的背后,如果没有思想的输出,最终会崩溃。

在宁有一个众所周知的比喻。一只狼在山里遇到了26只猫。面对许多猫,狼很害怕。然而,由于饥饿,狼有勇气对猫下手。虽然有很多猫,但它们无法互相帮助,最终也难逃厄运。结果,所有的猫都被狼吃掉了。尝到甜头的狼每天都吃一只猫,挺满足的。又有一天,狼遇到一只老虎,误以为是猫,想把它吃掉,最终被老虎吃掉了。大猫不是猫,但是猫变成了老虎。老虎的力量远远超过26只猫。

这足以解释他的并购理念:聚猫为虎。当时分散在中国市场的啤酒企业是一群猫。没有脑袋的人叫“五河”。

但问题是,怎样才能把猫聚成老虎呢?

就是如何把这些猫聚集在一起,让同样的血液在它们的血管里流动。这血液就是企业里流淌的思想。宁善于用思想管理企业。他知道一个企业真正的凝聚力是思想的凝聚力。只有思想是企业的血液。因此,宁每次收购企业后首先要做的就是思想整合。

人是思想的载体。这种思想通过华润的管理体系一次又一次的传播,在每一个员工心中沉淀下来,引导他们去战斗,去拼搏。华润得以称霸。

奉之命,宁从华润的老板变成了中粮集团的老板。在中粮的前四个月,他并没有推出大家期待的大动作,而是默默观察分析。

在“知、思、悟”之后,宁与中粮集团高管开始以全新的思维方式,探讨期待已久的“中粮新战略”。“中粮新战略”并没有像外界预期的那样从业务的剧烈整合开始。宁把整合的开始放在中粮人的思维方式上。第一个动作是将出版12年的《今日中粮报》更名为《企业中梁》。随后中粮集团一年一度的“中层干部会议”更名为“中粮集团经理年会”。宁说:“这次会议一定不同于一般的党政会议,一定是企业的会议。”

我们认为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宁成功的必然性。人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任何企业的成功都离不开职业经理人。这里的职业化是指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有了职业道德,管理者的价值就会为企业最大化;业务能力是管理者胜任的必备条件。正如司马光在《子·同治鉴》中所说:人才也是德都;德,才是帅。正是基于这种整合,宁完成了广为传颂的资本整合。

对于葡萄酒行业来说,宁已经离开成熟的啤酒行业,进入成长中的葡萄酒行业,这意味着整合风暴又要吹了。就像卖圣经的保罗一样,他用心传道,实践自己的意识形态营销。华润、中粮等。都只成为了舞台,而那个长袖善舞的舞者还站在舞台中央。中国酒业再次期待宁!

评论:

三流营销造就产品,二流营销造就品牌,一流营销造就理念。宁高宁站在思想的高度,一切都是不可能的。十多年来,宁带领华润骑铁、攻城拔寨,一次次震撼中国,催生了中国啤酒行业的整合风暴。媒体评论称宁是“长袖善舞”,指的是他的资本运输工具。者认为,资本力量的背后是思想的演绎。思想家是无敌的,只有善于意识形态营销的人才能取得巨大的成就。

相关链接:

宁,男,汉族,1958年生于山东。198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匹兹堡大学,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主修金融。1986年加入华润(集团)有限公司,1992年任华润创业有限公司总经理,1996年任华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1999年任华润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2004年12月28日任中粮集团董事长。

作者专栏:征求各学者的营销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