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叶商机网

空将门槛提高到1000万台压缩机逐渐成为竞争焦点

作者:zhengdexiang 浏览量:0 来源:商机交易网

当节能补贴于6月1日结束,“政府干预”再次让位于“市场调节”时,空调节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被政策春雨复活的本土区域空品牌,可能再次面临淘汰结果,直接加速巨头竞争时代的到来。

根据工业在线、中怡康等业内权威统计机构的数据显示,空目前的市场结构基本由几家具有垄断性的巨头主导,区域边缘品牌的生存愈发吃紧。“空行业洗牌早在两年前就宣布了,七八个以上的品牌很难在主流销售渠道保持一定的影响力。”据家电行业内部人士透露,空市场的竞争主要是格力、美的、海尔、志高等巨头之间的竞争,竞争的战略生存门槛从前两年的300万台迅速提升到1000万台。

笔者认为,时间已经过去,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战略生存门槛的不断提高,空规制行业的竞争不再是固定频率和变频之间的争论,而是开始对包括上游核心部件和附件在内的整个空规制行业整合进行深度改造。在这个过程中,压缩机将逐渐成为空监管企业竞争的焦点

“如果企业跟不上压缩机供应,产能就只是空”一位来自广东空调整制造企业的人士表示,虽然奥克斯、格兰仕、海信科龙等后续品牌都在抢着上千万产能,甚至声称已经拥有上千万产能,但具备这种产能的企业只有格力、美的少数。“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是从300万套产能走向1000万套产能。这是质的变化,是质的飞跃。这对企业供应支持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确保压缩机供应环节没有问题将空。这是企业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行业在线数据显示,gmcc、李海、凌达等压缩机厂商2010财年分别实现销量2329万台、1322万台、1104万台,压缩机市场总量高达9353.34万台。据笔者进一步了解,虽然压缩机总体供应与市场总体需求基本持平,甚至供大于求,但涡旋压缩机、变频压缩机、热泵热水器专用压缩机的生产能力仍相对不足。此外,空企业在上游采购这一块,大多采用多元化的客户结构。这种多点开花的压缩机采购模式虽然可以降低采购和供应风险,但也存在一些弊端:一是压缩机供应具有季节性强的特点,企业无法保证自己需要的压缩机型号能够在短时间内及时供应;其次,多批次、多厂家的供应模式一方面无法保证压缩机产品的质量,另一方面这种采购模式与较大的压缩机采购相比,在成本上没有优势。

试想一下,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大库存,没有实现全年生产的常态化,在旺季就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因为当时格力和美的自身的压缩机资源只会开放剩余的一部分产能,而这部分产能在市场上可能是过剩的,而这两家空监管机构也是领先压缩机厂商的主要购买者,因此更容易攫取最有利的资源。

从压缩机企业的角度来看,“断供”后空调整行业的趋势存在太多不确定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压缩机企业对产能准备的准确判断。

还有一个关键因素,我认为应该引起那些空已经向1000万产能发起冲刺的企业的注意。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是市场的常态,空调整行业也是如此。如梅目前正通过其gmcc向其他竞争对手供应压缩机以获取利润,这相当于变相扩大市场份额。但美的对竞争对手的压缩机供应绝对有底线。底线是压缩机供应的竞争对手目前不会冲击美的现有市场地位。一旦底线没了,竞争大于合作,双方分崩离析的日子很快就会到来。(文/彭雄江)

欢迎与作者讨论您的观点,邮箱:195666921@qq.com

节能补贴于6月1日结束“政府干预”再次让位于“市场调节”时,空调节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被政策春雨复活的本土区域空品牌,可能再次面临淘汰结果,直接加速巨头竞争时代的到来。

根据工业在线、中怡康等业内权威统计机构的数据显示,空目前的市场结构基本由几家具有垄断性的巨头主导,区域边缘品牌的生存愈发吃紧。“空行业洗牌早在两年前就宣布了,七八个以上的品牌很难在主流销售渠道保持一定的影响力。”据家电行业内部人士透露,空市场的竞争主要是格力、美的、海尔、志高等巨头之间的竞争,竞争的战略生存门槛从前两年的300万台迅速提升到1000万台。

者认为,时间已经过去,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战略生存门槛的不断提高,空规制行业的竞争不再是固定频率和变频之间的争论,而是开始对包括上游核心部件和附件在内的整个空规制行业整合进行深度改造。在这个过程中,压缩机将逐渐成为空监管企业竞争的焦点

“如果企业跟不上压缩机供应,产能就只是空”一位来自广东空调整制造企业的人士表示,虽然奥克斯、格兰仕、海信科龙等后续品牌都在抢着上千万产能,甚至声称已经拥有上千万产能,但具备这种产能的企业只有格力、美的少数。“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是从300万套产能走向1000万套产能。这是质的变化,是质的飞跃。这对企业供应支持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确保压缩机供应环节没有问题将空。这是企业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行业在线数据显示,gmcc、李海、凌达等压缩机厂商2010财年分别实现销量2329万台、1322万台、1104万台,压缩机市场总量高达9353.34万台。据笔者进一步了解,虽然压缩机总体供应与市场总体需求基本持平,甚至供大于求,但涡旋压缩机、变频压缩机、热泵热水器专用压缩机的生产能力仍相对不足。此外,空企业在上游采购这一块,大多采用多元化的客户结构。这种多点开花的压缩机采购模式虽然可以降低采购和供应风险,但也存在一些弊端:一是压缩机供应具有季节性强的特点,企业无法保证自己需要的压缩机型号能够在短时间内及时供应;其次,多批次、多厂家的供应模式一方面无法保证压缩机产品的质量,另一方面这种采购模式与较大的压缩机采购相比,在成本上没有优势。

试想一下,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大库存,没有实现全年生产的常态化,在旺季就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因为当时格力和美的自身的压缩机资源只会开放剩余的一部分产能,而这部分产能在市场上可能是过剩的,而这两家空监管机构也是领先压缩机厂商的主要购买者,因此更容易攫取最有利的资源。

从压缩机企业的角度来看,“断供”后空调整行业的趋势存在太多不确定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压缩机企业对产能准备的准确判断。

还有一个关键因素,我认为应该引起那些空已经向1000万产能发起冲刺的企业的注意。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是市场的常态,空调整行业也是如此。如梅目前正通过其gmcc向其他竞争对手供应压缩机以获取利润,这相当于变相扩大市场份额。但美的对竞争对手的压缩机供应绝对有底线。底线是压缩机供应的竞争对手目前不会冲击美的现有市场地位。一旦底线没了,竞争大于合作,双方分崩离析的日子很快就会到来。(文/彭雄江)

欢迎与作者讨论您的观点,邮箱:19566692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