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叶商机网

朱镕基演讲记录的学习与管理研究(六)统计准确性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uid-10349 浏览量:0 来源:商机交易网

前言

2002年10月28日,朱镕基同志、温家宝同志到国家统计局视察时,提出统计工作要突出“准”字。本研究结合2012年的实例和统计准确性的新问题进行讨论,以期引起更多的关注。

第一部分朱镕基同志的讲话(2012年10月28日)

朱镕基同志在讲话中指出:“我曾经说过:在中国搞经济工作,不要太相信数字。我这么说不是否定统计工作,因为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真的很难保证,数字逐层失真不是一个人的问题。.....统计工作是我们经常性决策的重要依据,或者说主要依据。...因此,我们说,统计工作对于判断经济走势、决策经济工作非常重要。”

2012年10月28日,朱镕基同志视察国家统计局时,除了上述讲话外,还提到了四个字:“不准虚报数字”。在企业管理中,各种统计工作也很重要,关键是准确性。

第二部分是一个企业仓库库存的例子

2012年3月1日,某企业A计划进行2012年绩效考核,其中仓库对存货的准确性有进一步要求。2011年A企业的考核标准是只要拿了存货就给考核奖金,但企业因为各种因素没有拿到奖金。2012年,A企业的考核标准进一步提高,从只要拿走存货就给考核奖金,提升到存货准确性与考核奖金挂钩的高度。2012年3月中旬,仓库会计试用期离职,盘点工作面临实际困难。2012年3月下旬,企业负责同志邀请仓库同志和运营采购同志在茶楼谈心,鼓励他们克服一切困难,敢于挑战困难,在困难条件下有所作为。2012年3月底,企业开始盘点。2012年4月5日,A企业仓库经理休假几天后,找到企业负责同志,说按照目前的盘点误差,仓库主管只能拿到30多元的奖金,搬运只能拿到10多元的奖金。验证后发现仍有较大误差。仓库经理指出,库存彻底,暴露了企业的很多问题,这是好事。这次仓库的手工账做得不错,也逐渐理顺了。关键问题是第一次的基础是什么,这在天体物理学中被称为奇点。也就是说,第二次盘点以来,因为有了第一次手工账的参考,对比的时候会有差异,所以我们可以直接、清晰、赤裸裸地看到仓库会计管理的准确性,账目是否一致,账目是否一致。归根结底,是统计的准确性。库存也是一种统计。

即便如此,这也是第二次解决问题。实际情况是,在第一次盘点中,仓库经理、主管等相关同志从仓库整理、仓库盘点等各个环节忙了好几个星期。可以说仓库整理的整洁度还是相当不错的,仓库的库存也是经理亲自拿,严格控制。这个成绩要肯定,一线员工的积极性要肯定,要综合评价。无论员工做什么,总会是不好的,是错误的,所以员工无法被激励。问题在于盘点结果和唯一依据——ERP计算机系统存在较大误差,且ERP系统本身不准确,涉及的直接问题是第一次绩效考核面临的评价结果。

根据仓库经理的核算,如果第一次用ERP系统进行核算,员工的绩效考核也就十几块钱。这一结论与ERP系统相比,但ERP本身并不准确,在入库前也没有准确的人工账核对,因此缺乏一个客观的标准。做什么,如何确认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用什么尺度作为依据,成为现实问题。

第三部分是仓库管理者对统计数据的观点

仓库经理认为他已经努力奋斗了两个星期,无论是分拣还是清点。没有功劳,还要努力。同时,考虑到这是第一次,没有依据,完全按照绩效考核体系进行评价,对员工确实不公平。从第二次开始,因为人工查账,这些问题都不存在了。关键是管理层第一次按照按制度办事、结合实际的原则,拿出一个尺度来衡量,将是一个直接的命题。仓库经理希望有一些激励措施,让员工在工作中能够得到一些肯定和鼓励,保持自己的热情和积极性,最终对公司有很大的好处。同时,仓库经理也希望公司各级领导在评价员工的工作时,全面看待问题,给予更多的鼓励和肯定,而不是让员工觉得无论怎么做,总会错,无论怎么做,都会做一万件事。做得好的有九千九百九十块,但没有一个领导给一个肯定的字,而十个错的成了整部作品,被大规模批评(参考:沈宗南、张景宏,3T功效管理,上海时新,2007)。

第四部分是A公司的处理措施及给管理层带来的启示

A公司一般同意仓库经理的建议,要求仓库经理拿出可行的措施。此次事件对管理工作的启示如下:

一是工作既要坚持制度和原则,又要发现工作中的创新和改进,把原则和灵活性结合起来。A公司的制度规定了绩效考核,上下签字确认,也就是A公司的法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王子犯的罪和百姓一样,必须遵守。同时必须看到,从没有手工核算到有手工核算是一个革命性的进步。这一进展直接暴露和爆发了过去隐藏的问题。这些不准确的问题并不是因为手工会计的建立而产生的,而是很早就存在的,但手工会计只是暴露了这些问题。面对这种情况,如果公司的绩效考核第一次是按照制度的规定机械地套用,通过考核并不鼓励这种进步反而打击了员工的积极性,那么这种管理就多了原则性,少了灵活性,这种管理过去被称为机械化领导。机制的特点是呆板、不人道,从根本上背离了管理的本质。沟通是管理的核心要素之一,应该听取员工提出的合理建议。以仓库第一次检查为例,确实第一次缺乏参考。如果第一次按照人工账进行电脑调整,仓库自然不会从第二次盘点开始就不合理,因为第一个标准是由仓库自己的人工账建立的,如果在这个基础上的误差超过了允许范围,自然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第二,执法要严,违法必究。如果公司有系统流程,大家都同意,就要按系统办事。同时,对违反制度者应进行调查并追究责任。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标准,比如按比例分配和按情况分配,损失修复和损失赔偿。我在这里不再重复。

第三,始终从全局角度把握手段与目的的关系。盘点和统计都是手段,针对的是企业业绩和决策的正确性。绩效考核也是一种手段,真正的目的也是企业业绩和利润。管理中千万不要为了手段而手段。

第五部分是结束语

朱镕基同志在《统计工作要把“准”字放在首位》(2002年10月28日)的讲话中说:“……当时我们对苏联统计方法的研究,比现在深入得多。我们在工作开始时练习表单,一次学习一个表单。”这种工作态度和A企业仓库经理中教育部门建立账户、目录索引、登记内容是一样的。是实实在在的努力和辛苦,也是管理者的实用方法,值得所有读者学习和借鉴。也希望这项研究能对各位读者有所帮助,并转化为企业绩效。

以上是笔者的观点。请批评指正不足之处。

前言

2002年10月28日朱镕基同志、温家宝同志到国家统计局视察时,提出统计工作要突出“准”字。本研究结合2012年的实例和统计准确性的新问题进行讨论,以期引起更多的关注。

第一部分朱镕基同志的讲话(2012年10月28日)

朱镕基同志在讲话中指出:“我曾经说过:在中国搞经济工作,不要太相信数字。我这么说不是否定统计工作,因为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真的很难保证,数字逐层失真不是一个人的问题。.....统计工作是我们经常性决策的重要依据,或者说主要依据。...因此,我们说,统计工作对于判断经济走势、决策经济工作非常重要。”

2012年10月28日,朱镕基同志视察国家统计局时,除了上述讲话外,还提到了四个字:“不准虚报数字”。在企业管理中,各种统计工作也很重要,关键是准确性。

第二部分是一个企业仓库库存的例子

2012年3月1日,某企业A计划进行2012年绩效考核,其中仓库对存货的准确性有进一步要求。2011年A企业的考核标准是只要拿了存货就给考核奖金,但企业因为各种因素没有拿到奖金。2012年,A企业的考核标准进一步提高,从只要拿走存货就给考核奖金,提升到存货准确性与考核奖金挂钩的高度。2012年3月中旬,仓库会计试用期离职,盘点工作面临实际困难。2012年3月下旬,企业负责同志邀请仓库同志和运营采购同志在楼谈心,鼓励他们克服一切困难,敢于挑战困难,在困难条件下有所作为。2012年3月底,企业开始盘点。2012年4月5日,A企业仓库经理休假几天后,找到企业负责同志,说按照目前的盘点误差,仓库主管只能拿到30多元的奖金,搬运只能拿到10多元的奖金。验证后发现仍有较大误差。仓库经理指出,库存彻底,暴露了企业的很多问题,这是好事。这次仓库的手工账做得不错,也逐渐理顺了。关键问题是第一次的基础是什么,这在天体物理学中被称为奇点。也就是说,第二次盘点以来,因为有了第一次手工账的参考,对比的时候会有差异,所以我们可以直接、清晰、赤裸裸地看到仓库会计管理的准确性,账目是否一致,账目是否一致。归根结底,是统计的准确性。库存也是一种统计。

即便如此,这也是第二次解决问题。实际情况是,在第一次盘点中,仓库经理、主管等相关同志从仓库整理、仓库盘点等各个环节忙了好几个星期。可以说仓库整理的整洁度还是相当不错的,仓库的库存也是经理亲自拿,严格控制。这个成绩要肯定,一线员工的积极性要肯定,要综合评价。无论员工做什么,总会是不好的,是错误的,所以员工无法被激励。问题在于盘点结果和唯一依据——ERP计算机系统存在较大误差,且ERP系统本身不准确,涉及的直接问题是第一次绩效考核面临的评价结果。

根据仓库经理的核算,如果第一次用ERP系统进行核算,员工的绩效考核也就十几块钱。这一结论与ERP系统相比,但ERP本身并不准确,在入库前也没有准确的人工账核对,因此缺乏一个客观的标准。做什么,如何确认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用什么尺度作为依据,成为现实问题。

第三部分是仓库管理者对统计数据的观点

仓库经理认为他已经努力奋斗了两个星期,无论是分拣还是清点。没有功劳,还要努力。同时,考虑到这是第一次,没有依据,完全按照绩效考核体系进行评价,对员工确实不公平。从第二次开始,因为人工查账,这些问题都不存在了。关键是管理层第一次按照按制度办事、结合实际的原则,拿出一个尺度来衡量,将是一个直接的命题。仓库经理希望有一些激励措施,让员工在工作中能够得到一些肯定和鼓励,保持自己的热情和积极性,最终对公司有很大的好处。同时,仓库经理也希望公司各级领导在评价员工的工作时,全面看待问题,给予更多的鼓励和肯定,而不是让员工觉得无论怎么做,总会错,无论怎么做,都会做一万件事。做得好的有九千九百九十块,但没有一个领导给一个肯定的字,而十个错的成了整部作品,被大规模批评(参考:沈宗南、张景宏,3T功效管理,上海时新,2007)。

第四部分是A公司的处理措施及给管理层带来的启示

A公司一般同意仓库经理的建议,要求仓库经理拿出可行的措施。此次事件对管理工作的启示如下:

一是工作既要坚持制度和原则,又要发现工作中的创新和改进,把原则和灵活性结合起来。A公司的制度规定了绩效考核,上下签字确认,也就是A公司的法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王子犯的罪和百姓一样,必须遵守。同时必须看到,从没有手工核算到有手工核算是一个革命性的进步。这一进展直接暴露和爆发了过去隐藏的问题。这些不准确的问题并不是因为手工会计的建立而产生的,而是很早就存在的,但手工会计只是暴露了这些问题。面对这种情况,如果公司的绩效考核第一次是按照制度的规定机械地套用,通过考核并不鼓励这种进步反而打击了员工的积极性,那么这种管理就多了原则性,少了灵活性,这种管理过去被称为机械化领导。机制的特点是呆板、不人道,从根本上背离了管理的本质。沟通是管理的核心要素之一,应该听取员工提出的合理建议。以仓库第一次检查为例,确实第一次缺乏参考。如果第一次按照人工账进行电脑调整,仓库自然不会从第二次盘点开始就不合理,因为第一个标准是由仓库自己的人工账建立的,如果在这个基础上的误差超过了允许范围,自然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第二,执法要严,违法必究。如果公司有系统流程,大家都同意,就要按系统办事。同时,对违反制度者应进行调查并追究责任。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标准,比如按比例分配和按情况分配,损失修复和损失赔偿。我在这里不再重复。

第三,始终从全局角度把握手段与目的的关系。盘点和统计都是手段,针对的是企业业绩和决策的正确性。绩效考核也是一种手段,真正的目的也是企业业绩和利润。管理中千万不要为了手段而手段。

第五部分是结束语

朱镕基同志在《统计工作要把“准”字放在首位》(2002年10月28日)的讲话中说:“……当时我们对苏联统计方法的研究,比现在深入得多。我们在工作开始时练习表单,一次学习一个表单。”这种工作态度和A企业仓库经理中教育部门建立账户、目录索引、登记内容是一样的。是实实在在的努力和辛苦,也是管理者的实用方法,值得所有读者学习和借鉴。也希望这项研究能对各位读者有所帮助,并转化为企业绩效。

以上是者的观点。请批评指正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