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叶商机网

本土葡萄酒品牌迎来了崛起的春天

作者:uid-10501 浏览量:0 来源:商机交易网

近两年,红酒需求呈几何级增长,国内红酒市场展现出惊人的爆发力。巨大的市场潜力让这个行业变得炙手可热。一方面是本土葡萄酒品牌的顺势而为,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一方面,国际品牌涌入。拉菲、波尔多和卡斯特在中国很熟悉。中国葡萄酒产业既有挑战也有机遇,发展潜力巨大。

作为中国的葡萄酒大市场,本土品牌较弱,洋酒品牌经过多年的精耕细作,已经完全占据了国内市场的主导地位。在完全称霸国内高端酒市场后,国外品牌开始大举进攻低端市场,寻求抢占本土品牌的市场空。但随着国内相关政策的出台,国外品牌也受到影响;再加上国内白酒市场的窘境,这对于葡萄酒市场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综合两个因素,这是国内和本土葡萄酒品牌的有利时机,迎来了崛起的春天。

展开了双反调查,欧盟酒敌被困

今年6月初,欧盟委员会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光伏产品征收临时惩罚性关税,商务部随即宣布对从欧盟进口的葡萄酒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7月1日,商务部网站发布公告,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葡萄酒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本次调查范围为原产于欧盟的进口葡萄酒,从2013年7月1日开始,通常应在2014年7月1日前完成,特殊情况下可延长至2015年1月1日。随着这项政策的实施,限制了葡萄酒的进口,结束日期不得而知。对于本土葡萄酒品牌来说,在欧盟进口葡萄酒主导国内葡萄酒市场的背景下,起到了很大的保护作用,赢得了竞争的缓和期,有利于发展。

欧盟对中国的主要葡萄酒出口国是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和德国。2012年,这四个国家对中国的出口量分别为14.01万升、7.14万升、3.12万升和0.38万升。出口总额占欧盟对华出口总额的96.33%,其中法国出口额最大。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葡萄酒市场(零售+餐饮)进口葡萄酒销量占总销量的19.4%,其中欧盟进口葡萄酒2.9亿升,占进口总量的67.6%。随着关税的降低和葡萄酒品种的增加,进口葡萄酒也迅速切入低端市场,给国产葡萄酒原有的价格优势带来了严重威胁。事实上,从国内葡萄酒市场来看,高端葡萄酒市场有几个法国葡萄酒品牌占据主导地位,而本土品牌在高端市场基本都是空白色。

此次双反向调查的启动,法国葡萄酒首当其冲受到最大影响,欧盟其他国家葡萄酒对华出口暂时受到抑制。这对国内企业有利,短期内会束缚强大的竞争对手。在此期间,国内葡萄酒企业可以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

第1页

白酒安全风波,消费者转而购买红酒

早在2012年,国内白酒行业就遭遇了惨痛的信任危机,一系列白酒产品安全事故让国内消费者不寒而栗。古井贡酒的“勾兑门”点燃了消费者的疑虑,而白酒的“塑化剂风波”直接将白酒行业推向了众矢之的。经过媒体的广泛传播,公众也对这一事件给予了极大的关注。随后,国内消费者对白酒产品都采取了观望态度,一度掀起了禁售潮,一时间,国内白酒行业的销售困境开始显现。白酒行业两起令人震惊的安全事故也让白酒产品不再美观,这也促使很多消费者转向红酒市场。这就相当于为葡萄酒市场创造了消费者,并赠送了大量的潜在消费者。

2013年,白酒行业一片愁云惨雾,销售继续进退两难。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今年4月国内白酒行业曝出勾兑事件,年份酒率先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有业内人士爆料,白酒厂商生产的很多“年份酒”都是勾兑的。江苏省宿迁市洋河镇豫园啤酒厂成立11年,陈酿20年;四川泸州老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16年,推出泸州珍品30年;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茅山酒业有限公司成立30年,推出茅台镇百年纯粮酒。由于缺乏年份的标准,很多名酒的出厂年份一直是个谜,这也促成了这款产品的混乱。随后,6月,枝江酒业曝出成品酒“酒精勾兑”事件,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引起多方关注。这两起事件的再次发生,再次将国内白酒行业推到了风口浪尖,让消费者更加谨慎。

白酒行业大规模使用食用酒精勾兑白酒已是既定事实,但消费者在消费市场对其知之甚少。原本,消费者非常关注食品安全,但白酒行业的这一举动无疑震惊了消费者。对于饮料的需求,消费者也开始选择一般人所熟知的有益健康的红酒。同时,对于酒业来说,正是趁热打铁瓜分白酒市场的好时机。

经销商寻求转型,背弃红酒铺路渠道

众所周知,今年是白酒行业的寒冬。白酒销售受阻,白酒公司日子不好过,酒商也不好过。茅台、五粮液等众多大型白酒企业都在寻求销售转型,试图提振销量,但这也带动了传统白酒经销商为了生存的转型。此外,由于国内白酒行业能源生成过程严峻,很多白酒公司产能过剩超过50%,给市场销售带来很大压力。对于经销商来说,白酒产品销售难,但等待销售的剩余产品更多,无形的销售压力突然增大。

然而,与国内白酒市场相比,红酒市场繁荣,市场增长迅速。面对这个市场的诱惑,很多酒类经销商开始转型,改旗易帜,把品牌变成酒类销售。早在今年4月9日,作为国内最大的白酒垂直电商公司,Brewmaster.com曾高调推出自己的酒类分站。由于高端白酒价格暴跌,五粮液华南地区最大的经销商也转向了葡萄酒。对酒商更有吸引力的是,酒类市场总量在逐渐增加。据业内人士分析,目前中国葡萄酒市场规模接近500亿元,且仍在逐年增长。

经销商是逐利的。在这种有利形势下,白酒经销商正在向葡萄酒转型,这也是利用了这一趋势。这对于葡萄酒行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趋势,意味着拓宽产品的销售渠道,扩大渠道的选择。很多大型经销商资源多,人脉广,有利于促进产品销售。目前,对于葡萄酒市场来说,他们在代理葡萄酒产品方面就像彼此一样。然而,外国葡萄酒品牌正在被封杀。对于本土品牌来说,有了一些优惠政策,这些经销商可以得到有效发展,从而有效拓展销售渠道。

目前,政策环境有利于本土葡萄酒品牌;市场环境有利于红酒市场的发展;分销渠道也有利于红酒产品。换句话说,这是一个集时间、地点、人的优势于一体的发展机遇,绝对是本土葡萄酒品牌乘势发展、快速崛起的好时机。

近两年红酒需求呈几何级增长,国内红酒市场展现出惊人的爆发力。巨大的市场潜力让这个行业变得炙手可热。一方面是本土葡萄酒品牌的顺势而为,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一方面,国际品牌涌入。拉菲、波尔多和卡斯特在中国很熟悉。中国葡萄酒产业既有挑战也有机遇,发展潜力巨大。

作为中国的葡萄酒大市场,本土品牌较弱,洋酒品牌经过多年的精耕细作,已经完全占据了国内市场的主导地位。在完全称霸国内高端酒市场后,国外品牌开始大举进攻低端市场,寻求抢占本土品牌的市场空。但随着国内相关政策的出台,国外品牌也受到影响;再加上国内白酒市场的窘境,这对于葡萄酒市场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综合两个因素,这是国内和本土葡萄酒品牌的有利时机,迎来了崛起的春天。

展开了双反调查,欧盟酒敌被困

今年6月初,欧盟委员会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光伏产品征收临时惩罚性关税,商务部随即宣布对从欧盟进口的葡萄酒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7月1日,商务部网站发布公告,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葡萄酒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本次调查范围为原产于欧盟的进口葡萄酒,从2013年7月1日开始,通常应在2014年7月1日前完成,特殊情况下可延长至2015年1月1日。随着这项政策的实施,限制了葡萄酒的进口,结束日期不得而知。对于本土葡萄酒品牌来说,在欧盟进口葡萄酒主导国内葡萄酒市场的背景下,起到了很大的保护作用,赢得了竞争的缓和期,有利于发展。

欧盟对中国的主要葡萄酒出口国是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和德国。2012年,这四个国家对中国的出口量分别为14.01万升、7.14万升、3.12万升和0.38万升。出口总额占欧盟对华出口总额的96.33%,其中法国出口额最大。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葡萄酒市场(零售+餐饮)进口葡萄酒销量占总销量的19.4%,其中欧盟进口葡萄酒2.9亿升,占进口总量的67.6%。随着关税的降低和葡萄酒品种的增加,进口葡萄酒也迅速切入低端市场,给国产葡萄酒原有的价格优势带来了严重威胁。事实上,从国内葡萄酒市场来看,高端葡萄酒市场有几个法国葡萄酒品牌占据主导地位,而本土品牌在高端市场基本都是空白色。

此次双反向调查的启动,法国葡萄酒首当其冲受到最大影响,欧盟其他国家葡萄酒对华出口暂时受到抑制。这对国内企业有利,短期内会束缚强大的竞争对手。在此期间,国内葡萄酒企业可以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

第1页

白酒安全风波,消费者转而购买红酒

早在2012年,国内白酒行业就遭遇了惨痛的信任危机,一系列白酒产品安全事故让国内消费者不寒而栗。古井贡酒的“勾兑门”点燃了消费者的疑虑,而白酒的“塑化剂风波”直接将白酒行业推向了众矢之的。经过媒体的广泛传播,公众也对这一事件给予了极大的关注。随后,国内消费者对白酒产品都采取了观望态度,一度掀起了禁售潮,一时间,国内白酒行业的销售困境开始显现。白酒行业两起令人震惊的安全事故也让白酒产品不再美观,这也促使很多消费者转向红酒市场。这就相当于为葡萄酒市场创造了消费者,并赠送了大量的潜在消费者。

2013年,白酒行业一片愁云惨雾,销售继续进退两难。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今年4月国内白酒行业曝出勾兑事件,年份酒率先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有业内人士爆料,白酒厂商生产的很多“年份酒”都是勾兑的。江苏省宿迁市洋河镇豫园啤酒厂成立11年,陈酿20年;四川泸州老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16年,推出泸州珍品30年;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茅山酒业有限公司成立30年,推出茅台镇百年纯粮酒。由于缺乏年份的标准,很多名酒的出厂年份一直是个谜,这也促成了这款产品的混乱。随后,6月,枝江酒业曝出成品酒“酒精勾兑”事件,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引起多方关注。这两起事件的再次发生,再次将国内白酒行业推到了风口浪尖,让消费者更加谨慎。

白酒行业大规模使用食用酒精勾兑白酒已是既定事实,但消费者在消费市场对其知之甚少。原本,消费者非常关注食品安全,但白酒行业的这一举动无疑震惊了消费者。对于饮料的需求,消费者也开始选择一般人所熟知的有益健康的红酒。同时,对于酒业来说,正是趁热打铁瓜分白酒市场的好时机。

经销商寻求转型,背弃红酒铺路渠道

众所周知,今年是白酒行业的寒冬。白酒销售受阻,白酒公司日子不好过,酒商也不好过。茅台、五粮液等众多大型白酒企业都在寻求销售转型,试图提振销量,但这也带动了传统白酒经销商为了生存的转型。此外,由于国内白酒行业能源生成过程严峻,很多白酒公司产能过剩超过50%,给市场销售带来很大压力。对于经销商来说,白酒产品销售难,但等待销售的剩余产品更多,无形的销售压力突然增大。

然而,与国内白酒市场相比,红酒市场繁荣,市场增长迅速。面对这个市场的诱惑,很多酒类经销商开始转型,改旗易帜,把品牌变成酒类销售。早在今年4月9日,作为国内最大的白酒垂直电商公司,Brewmaster.com曾高调推出自己的酒类分站。由于高端白酒价格暴跌,五粮液华南地区最大的经销商也转向了葡萄酒。对酒商更有吸引力的是,酒类市场总量在逐渐增加。据业内人士分析,目前中国葡萄酒市场规模接近500亿元,且仍在逐年增长。

经销商是逐利的。在这种有利形势下,白酒经销商正在向葡萄酒转型,这也是利用了这一趋势。这对于葡萄酒行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趋势,意味着拓宽产品的销售渠道,扩大渠道的选择。很多大型经销商资源多,人脉广,有利于促进产品销售。目前,对于葡萄酒市场来说,他们在代理葡萄酒产品方面就像彼此一样。然而,外国葡萄酒品牌正在被封杀。对于本土品牌来说,有了一些优惠政策,这些经销商可以得到有效发展,从而有效拓展销售渠道。

目前,政策环境有利于本土葡萄酒品牌;市场环境有利于红酒市场的发展;分销渠道也有利于红酒产品。换句话说,这是一个集时间、地点、人的优势于一体的发展机遇,绝对是本土葡萄酒品牌乘势发展、快速崛起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