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叶商机网

互联网思维与线上线下的选择

作者:dongbi888 浏览量:0 来源:商机交易网

互联网思维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重新审视市场、用户、产品(品牌)、企业价值链乃至整个商业生态的一种思维方式。从营销角度来说,互联网思维就是以用户为中心,创造极致的用户体验,让消费者深感满足。今天害怕被颠覆的人,一定要研究互联网思维。如果你不学习或研究互联网思维,你的企业迟早会被颠覆。

不难理解近年来商界的变化。以前有这样一家财富500强公司,叫柯达。1991年,他的技术领先世界同行十年,但2012年1月,他破产,被一家数字公司杀死。同样的,当索尼还沉浸在数字领导的喜悦中时,突然发现卖全球最好相机的不是他,而是手机诺基亚,因为每一部手机都是相机,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索尼损失惨重,濒临破产。然后,曾经是电脑的“苹果”出来了,毫不还手地干掉了手机的世界老大“诺基亚”。2013年9月,“诺基亚”被微软收购。

如果你看看中国的商业或市场变化,它们和国际发展是一样的。比如360的推出,直接把杀毒变成了免费,淘汰了金山网安。2012年淘宝电商销售额一万亿,迫使“苏宁、国美”等传统零售巨头转型,迫使“李宁服饰”关门。全国1800多家专卖店,连天上送卫星的“沃尔玛”都难以招架。如果马云的“菜鸟”行动成功,24小时之内,再比如马云推出的“宝月”,18天疯狂募集57亿资金存款,开始抢银行饭碗;随着三马在线保险公司(马云、马花藤、马明哲)的上线,预计未来5年将有200万保险人失业。其他保险公司将何去何从?随着腾讯微信的推出,6亿用户仍在增加,直接抢走了中国移动、电信、联通的饭碗。

行业失败的关键在于管理者思维的落后。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拥有互联网思维可能是最重要的。“粉丝”大概是当今互联网上被提及次数最多的词汇之一,也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用户思维的最佳表征。自从互联网以来,我们从未离开过用户。例如,用户注册数量和活跃率都伴随着各种互联网产品。当SNS、微博、微信产品出现时,粉丝被称为衡量一个平台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比如研究一个明星的人气,看微博有多少粉丝,贴吧有多少用户等等。,粉丝的参与和体验也成为产品创新的最佳源泉,而粉丝也是品牌力的一部分,或者说只有粉丝才有品牌,否则就只是LOGO。(用户思维)

用户思维导致跨界思维的出现,说明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模糊了销售、金融、图书、娱乐、交通、传媒等诸多行业的边界。也就是说,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今天我们面临着一个跨界的时代,每个行业都在相互融合、交叉、渗透。如果你一直获利的产品或行业掌握在另一个人手中,它们可能会成为免费的增值服务。

记住:未来的竞争不再是产品和渠道的竞争,而是资源整合的竞争和终端消费者的竞争。谁能守住资源和消费者,无论他消费什么产品和服务,都能保证你的利益,在盈利时立于不败之地。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是由消费者定义的。近两年,随着移动互联网下新媒体的出现,SNS、微博、微信等。不断刷新人们的观念,也不断刷新企业的营销体系。本质上不是新媒体引领的变革,而是思维方式的变革,诱发了新工具、新媒体的出现。移动互联网下的营销管理方式是协作、开放、共享和沟通。它是未来企业成功的关键。

互联网思维影响下的最新营销模式:O2O:线上到线下(线上到线下)。这种模式是指将线下商机与互联网相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尤其是二维码的出现,成为移动运营商进入移动互联网,布局未来O2O电商的关键。

让我们想象一下,晚上带着家人去吃饭,拿出手机点击附带的餐厅。看完餐厅介绍,对比之后,我们会挑一家评价好、好吃又实惠的餐厅,在手机上拿到会员卡,预定座位。时间到了,点击导航,直接去吃饭,不用排队;吃饭的时候,把任何好吃的都拍一张照片,放在微博或者朋友圈里,晒晒,分享给朋友,因为以后朋友来这里吃饭,有了你的分享,朋友可以提供折扣,商家也会给你返点,这样不仅能吃到好吃的,还能通过分享赚钱。吃完饭,去商场购物,看你喜欢哪个产品,拿起来,扫二维码,和手机对比价格,放到网上购物车,去购物,在手机上点击发货时间和地址,直接付款,不要带任何东西,不要排队,然后去看电影,因为吃饭的时候电影票已经被手机买好了。这可能是我们未来的生活。

因此,要做好线上到线下,必须研究当今消费者的特点。这一领域的消费心理学研究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建议:

如今的主流消费者更注重自己,每个人都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独特喜好,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对自己的判断非常自负;善于理性分析,不易受舆论影响和潮流影响;对新事物的追求是孜孜不倦的,我喜欢把事情追根究底;4档次越来越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精细度相当高,购物时都有自己的标准;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绿色消费、理性消费将成为主流价值观。

成功O2O的关键是在网上找到消费者,通过需求和价值的双向传递,将消费者带到真实的门店,从而实现营销目标。这种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对消费者更有利,让消费者在消费时感觉更实用。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品牌中国联盟特邀专家

中国市场学会品牌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专家

研究方向:消费者心理与品牌管理

互联网思维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重新审视市场、用户、产品(品牌)、企业价值链乃至整个商业生态的一种思维方式。从营销角度来说,互联网思维就是以用户为中心,创造极致的用户体验,让消费者深感满足。今天害怕被颠覆的人,一定要研究互联网思维。如果你不学习或研究互联网思维,你的企业迟早会被颠覆。

不难理解近年来商界的变化。以前有这样一家财富500强公司,叫柯达。1991年,他的技术领先世界同行十年,但2012年1月,他破产,被一家数字公司杀死。同样的,当索尼还沉浸在数字领导的喜悦中时,突然发现卖全球最好相机的不是他,而是手机诺基亚,因为每一部手机都是相机,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索尼损失惨重,濒临破产。然后,曾经是电脑的“苹果”出来了,毫不还手地干掉了手机的世界老大“诺基亚”。2013年9月,“诺基亚”被微软收购

如果你看看中国的商业或市场变化,它们和国际发展是一样的。比如360的推出,直接把杀毒变成了免费,淘汰了金山网安。2012年淘宝电商销售额一万亿,迫使“苏宁、国美”等传统零售巨头转型,迫使“李宁服饰”关门。全国1800多家专卖店,连天上送卫星的“沃尔玛”都难以招架。如果马云的“菜鸟”行动成功,24小时之内,再比如马云推出的“宝月”,18天疯狂募集57亿资金存款,开始抢银行饭碗;随着三马在线保险公司(马云、马花藤、马明哲)的上线,预计未来5年将有200万保险人失业。其他保险公司将何去何从?随着腾讯微信的推出,6亿用户仍在增加,直接抢走了中国移动、电信、联通的饭碗。

行业失败的关键在于管理者思维的落后。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拥有互联网思维可能是最重要的。“粉丝”大概是当今互联网上被提及次数最多的词汇之一,也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用户思维的最佳表征。自从互联网以来,我们从未离开过用户。例如,用户注册数量和活跃率都伴随着各种互联网产品。当SNS、微博、微信产品出现时,粉丝被称为衡量一个平台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比如研究一个明星的人气,看微博有多少粉丝,贴吧有多少用户等等。,粉丝的参与和体验也成为产品创新的最佳源泉,而粉丝也是品牌力的一部分,或者说只有粉丝才有品牌,否则就只是LOGO。(用户思维)

用户思维导致跨界思维的出现,说明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模糊了销售、金融、图书、娱乐、交通、传媒等诸多行业的边界。也就是说,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今天我们面临着一个跨界的时代,每个行业都在相互融合、交叉、渗透。如果你一直获利的产品或行业掌握在另一个人手中,它们可能会成为免费的增值服务。

记住:未来的竞争不再是产品和渠道的竞争,而是资源整合的竞争和终端消费者的竞争。谁能守住资源和消费者,无论他消费什么产品和服务,都能保证你的利益,在盈利时立于不败之地。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是由消费者定义的。近两年,随着移动互联网下新媒体的出现,SNS、微博、微信等。不断刷新人们的观念,也不断刷新企业的营销体系。本质上不是新媒体引领的变革,而是思维方式的变革,诱发了新工具、新媒体的出现。移动互联网下的营销管理方式是协作、开放、共享和沟通。它是未来企业成功的关键。

互联网思维影响下的最新营销模式:O2O:线上到线下(线上到线下)。这种模式是指将线下商机与互联网相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尤其是二维码的出现,成为移动运营商进入移动互联网,布局未来O2O电商的关键。

让我们想象一下,晚上带着家人去吃饭,拿出手机点击附带的餐厅。看完餐厅介绍,对比之后,我们会挑一家评价好、好吃又实惠的餐厅,在手机上拿到会员卡,预定座位。时间到了,点击导航,直接去吃饭,不用排队;吃饭的时候,把任何好吃的都拍一张照片,放在微博或者朋友圈里,晒晒,分享给朋友,因为以后朋友来这里吃饭,有了你的分享,朋友可以提供折扣,商家也会给你返点,这样不仅能吃到好吃的,还能通过分享赚钱。吃完饭,去商场购物,看你喜欢哪个产品,拿起来,扫二维码,和手机对比价格,放到网上购物车,去购物,在手机上点击发货时间和地址,直接付款,不要带任何东西,不要排队,然后去看电影,因为吃饭的时候电影票已经被手机买好了。这可能是我们未来的生活。

因此,要做好线上到线下,必须研究当今消费者的特点。这一领域的消费心理学研究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建议:

如今的主流消费者更注重自己,每个人都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独特喜好,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对自己的判断非常自负;善于理性分析,不易受舆论影响和潮流影响;对新事物的追求是孜孜不倦的,我喜欢把事情追根究底;4档次越来越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精细度相当高,购物时都有自己的标准;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绿色消费、理性消费将成为主流价值观。

成功O2O的关键是在网上找到消费者,通过需求和价值的双向传递,将消费者带到真实的门店,从而实现营销目标。这种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对消费者更有利,让消费者在消费时感觉更实用。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品牌中国联盟特邀专家

中国市场学会品牌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专家

研究方向:消费者心理与品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