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叶商机网

海尔和乐视危机公关的启示

作者:hsl13373385449 浏览量:0 来源:商机交易网

对于那些经历剧烈变革的企业来说,在注重新媒体关系建设的同时,一定要兼顾传统媒体的利益,决不能互不相让。载体虽然重要,但内容更重要。

6月和7月,中国家电行业发生了两次重大危机事件,其中一次就是海尔的“大裁员”,引发了媒体和业界对海尔未来走向和企业战略的大讨论。认为海尔“大裁员”反映了企业的战略危机,表达了对海尔未来前景的担忧。另一个是乐视成为国家广电总局对网络电视的重点关注。国家广电总局明确表示,已获得互联网牌照的7家视频网站不得与乐视合作。乐视的股票已经连续两次下跌,媒体称之为“刮风险”。

到7月底,两大危机事件基本平息,公众和媒体对海尔裁员的关注度降低,乐视股价反弹(目前处于停牌状态)。

这两起危机事件的背景是什么?为什么传播速度很快?对这两家公司有什么影响?这两家公司如何进行危机公关?

为什么危机会迅速蔓延

先说海尔危机。

6月16日,《北京商报》报道称,海尔CEO张瑞敏在出席某商业论坛时透露了自己的裁员计划,“将在去年的基础上再裁员1万人”,裁员对象以中层为主。

张瑞敏说,去年初海尔员工8.6万人,到年底减少到7万人,裁员1.6万人。如果今年再裁员1万人,两年内就会裁员2.6万人。消息一出,舆论一片哗然。

“如此大规模裁员,海尔作为大型国企的社会责任体现在哪里?”很多媒体都问过。随后,媒体开始向“海尔为什么裁员,裁员背后反映了什么样的危机”的方向延伸,最后蔓延到质疑海尔的企业战略。海尔的“制造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型”是不是有点大?海尔的“小微公司”是一种怎样的模式?问题层出不穷。很明显,海尔没想到,也不想看到。主流舆论认为,海尔的企业转型风险极大,可能导致海尔破产。有人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张瑞敏。“张越越来越像一个演说家和政治家,而不是企业家”。有人得出结论,海尔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修改战略,解释也没用。

纵观媒体报道,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媒体对海尔危机的报道呈现出以下取向:

海尔的“大裁员”,如果是主动裁员,将是在社会责任上的失职(国家明确规定,一次裁员20人必须经过劳动部门批准);如果是被动裁员,则反映海尔的经营和战略不被员工认可,导致员工流失。

海尔的“小微公司”是一种怎样的模式?没有人明确表示,转型后的海尔更像是一个农贸市场。

海尔“从制造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型”风险巨大。中国企业最大的优势是制造业。如果失去了制造优势,海尔还有哪些优势?

海尔这些年辗转反侧,不断推出新的理念、战略和模式。然而,海尔新模式的高收益年份,恰恰是海尔营收和利润下滑的年份。美的、格力、海尔的差距越来越小,不排除未来三年超越海尔的可能。

显然,媒体对海尔“大裁员”的报道对海尔的企业形象产生了负面影响。

本来是张瑞敏沾沾自喜的“大裁员”,结果却引发了对海尔战略的大批判,这是海尔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

看看乐视危机。

乐视危机源于国家广电总局的通知。

7月17日,突然传出一则消息:“乐视网被总局评为“严重违规”,暂停与综合业务许可证持有人合作”。有传言称广电总局对互联网电视和机顶盒发出监管令,其中一条要求被许可人不得配合广电总局正在调查的严重违法互联网企业。报告推测,乐视是广电总局点名批评的互联网企业。随后,媒体开始广泛关注国家广电总局的通知,以及它可能给彩电行业,尤其是视频网站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业内普遍认为,广电总局整改对视频网站和硬件行业涉及的企业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企业是乐视。随后,乐视股价暴跌,不得不紧急停牌。

国家广电总局对互联网电视市场监管的媒体报道逐渐发展为“乐视被广电总部包围”。按照业内人士的解读,乐视的盈利模式最大的优势就是依靠互联网视频内容,这也是乐视一直以来宣传的重点。现在广电总局打击进口大片,乐视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意味着乐视一直宣称的优势不复存在,未来其电视业务发展前景堪忧。甚至有媒体认为,无法排除消费者要求退还服务费的可能,这让乐视雪上加霜。

1第2页接下来:2第8页

关于作者:

第1页

 

危机事件对相关企业的影响

裁员危机对海尔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媒体质疑张瑞敏的跨越式战略转型让海尔面临巨大风险,不成熟的企业家应该有所表现。同时,我质疑海尔的企业战略。比如“制造业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型”,世界上没有成功的先例。海尔能成功吗?“小微公司模式”将一个完整的海尔分为2000家小微公司。如何控制这么多小微公司带来的管理风险?遗憾的是,海尔几乎没有给媒体和行业一个肯定的答复,看起来依然是无动于衷。反而被媒体解读为“海尔其实默许质疑”。

所以这次裁员风波可以称得上是海尔近年来多次危机的集中暴露和爆发,公众和投资者对海尔的信心受到了空的打击。

乐视危机也对企业造成了巨大冲击,导致其股价连续两天下跌。其实对股价的打击并不是最大的危害,但社会对乐视盈利模式的怀疑才是乐视最大的危机。

乐视超级电视一直以“软件+硬件”新盈利模式的先锋自居,自称“颠覆”传统彩电行业格局。其自信来自于对乐视视频网络的依赖,而乐视的股价之所以受到高度追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乐视投资人形容一个“长得漂亮”的。一旦乐视的优势不复存在,乐视的股价就会失去上涨的动力,乐视也就失去了消费者购买的理由。因此,媒体和消费者对乐视模式的质疑和动摇,是对乐视最大的打击。

两家企业危机管理策略分析

以上就是两次危机的来龙去脉,以及对涉事企业的巨大影响。那么,面对危机,这两家公司做了什么?他们的对策对危机管理和引导是否有效?

先看海尔。

6月16日,《今日北京商业》刊发张瑞敏自曝裁员计划,引起媒体和业内广泛关注。分析认为,海尔所谓的“大裁员”,严格来说不能称之为“裁员”,只能称之为“裁员”。“裁员”是企业的主动行为,“减员”则包括被动行为。如果大规模裁员,海尔将承担政治风险。第三天,海尔正式表态“非主动裁员”是“公司创新转型的必然结果”。

然而,媒体的关注并没有因为海尔的声明而停止。接下来的两周,媒体对海尔裁员的报道开始对海尔的企业战略产生怀疑,并对其未来发展表示担忧。遗憾的是,面对不利的媒体报道,海尔强大的危机公关能力瞬间失效,以至于任其发展,任由媒体评论。

其中一个背景原因不得不说,2014年初,海尔宣布停止向传统媒体投放广告,广告向新媒体倾斜。这一次,海尔危机的焦点在传统媒体上。可以想象,当传统媒体不再与海尔有利益关系时,他们会毫无顾忌地报道海尔危机。

从危机管理的角度来看,海尔的危机以彻底失败告终。

再看看乐视。

在这次广电总局“堵箱”引发的“城门失火,水池养鱼”的危机事件中,乐视的危机公关也没能表现好,在一定程度上处于被动挨打的困境。一开始乐视只是小心翼翼地表示广电总局的行动不是针对乐视的,并表示乐视和CNTV的合作还会继续。后来乐视违心地表示“从长远来看,广电总局的整改对乐视是好事”。这样的公关危机,对扭转当时的舆论影响不大。

7月17日晚,乐视宣布停牌,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股价惯性下跌。随后,乐视发布澄清公告,称2014年7月17日部分媒体发布的“乐视被总局列为“严重违规”并暂停与综合服务被许可人合作”的报道部分内容与事实不符,可能误导投资者。

乐视危机的转折点出现在7月18日。7月18日,乐视举行投资者吹风会,包括董事长贾跃亭在内的高管以现场、手机、视频连线等形式出席。乐视重申商业模式不变,表达了对广电总局政策的理解,甚至宣布与中宣部党建网共同打造的“党建频道”正式上线。随后,乐视股价止跌回升。

乐视的危机公关并没有就此止步。7月23日,乐视宣布与重庆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合作..至此,乐视的舆论危机已经告一段落。

所谓“危机公关”,就是通过传播内容、媒体关系等一系列综合操作,将负面信息的影响降到最低。危机公关能力是现代企业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一个只能传播正面信息而不能进行危机管理的公司是危险的。

然而,危机是分级的,就像疾病是严重的一样。不是所有的疾病都能治愈,也不是所有的危机都能公之于众。即使有些危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影响,也会留下后遗症,对企业产生潜在的持久影响。

总的来说,海尔和乐视的上述危机都是中度危机,虽然不会被扼杀,但会对企业产生很大的潜在负面影响。以LeEco为例,虽然风险已经过去,但很多投资者对LeEco股票的信心受到了打击,这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LeEco模式的潜在风险。

如果把海尔危机总结一下,可以说海尔之前说的“以后不会给传统媒体做广告”是一个很大的错误。你真的可以不向传统媒体做广告,但绝对没有必要大张旗鼓地做广告。太好了,传统媒体在危机时刻对海尔毫不留情,真正教会了海尔传统媒体的力量。

如今,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进行交流,但必须注意的是,真正有价值的新闻还是来自传统媒体。7月29日,当官方公布周永康事件时,财新传媒发布了一篇6万字的调查报告《周永康的红与黑》,让公众大吃一惊,被新媒体转载。相反,如今新媒体虽然备受追捧,但其传播基本停留在段子、隐私、谣言层面,很少有重量级大作品出现。

事实上,传统媒体扮演着新媒体内容传递的角色。如果没有传统媒体进行内容传递,恐怕新媒体只剩下笑料和笑料了。

结论是:对于那些正在经历剧烈变革的企业来说,在注重新媒体关系建设的同时,一定要兼顾传统媒体的利益,决不能互不相让。载体虽然重要,但内容更重要。

1 2页

关于作者:

对于那些经历剧烈变革的企业来说在注重新媒体关系建设的同时,一定要兼顾传统媒体的利益,决不能互不相让。载体虽然重要,但内容更重要。

6月和7月,中国家电行业发生了两次重大危机事件,其中一次就是海尔的“大裁员”,引发了媒体和业界对海尔未来走向和企业战略的大讨论。认为海尔“大裁员”反映了企业的战略危机,表达了对海尔未来前景的担忧。另一个是乐视成为国家广电总局对网络电视的重点关注。国家广电总局明确表示,已获得互联网牌照的7家视频网站不得与乐视合作。乐视的股票已经连续两次下跌,媒体称之为“刮风险”。

到7月底,两大危机事件基本平息,公众和媒体对海尔裁员的关注度降低,乐视股价反弹(目前处于停牌状态)。

这两起危机事件的背景是什么?为什么传播速度很快?对这两家公司有什么影响?这两家公司如何进行危机公关?

为什么危机会迅速蔓延

先说海尔危机。

6月16日,《北京商报》报道称,海尔CEO张瑞敏在出席某商业论坛时透露了自己的裁员计划,“将在去年的基础上再裁员1万人”,裁员对象以中层为主。

张瑞敏说,去年初海尔员工8.6万人,到年底减少到7万人,裁员1.6万人。如果今年再裁员1万人,两年内就会裁员2.6万人。消息一出,舆论一片哗然。

“如此大规模裁员,海尔作为大型国企的社会责任体现在哪里?”很多媒体都问过。随后,媒体开始向“海尔为什么裁员,裁员背后反映了什么样的危机”的方向延伸,最后蔓延到质疑海尔的企业战略。海尔的“制造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型”是不是有点大?海尔的“小微公司”是一种怎样的模式?问题层出不穷。很明显,海尔没想到,也不想看到。主流舆论认为,海尔的企业转型风险极大,可能导致海尔破产。有人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张瑞敏。“张越越来越像一个演说家和政治家,而不是企业家”。有人得出结论,海尔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修改战略,解释也没用。

纵观媒体报道,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媒体对海尔危机的报道呈现出以下取向:

海尔的“大裁员”,如果是主动裁员,将是在社会责任上的失职(国家明确规定,一次裁员20人必须经过劳动部门批准);如果是被动裁员,则反映海尔的经营和战略不被员工认可,导致员工流失。

海尔的“小微公司”是一种怎样的模式?没有人明确表示,转型后的海尔更像是一个农贸市场。

海尔“从制造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型”风险巨大。中国企业最大的优势是制造业。如果失去了制造优势,海尔还有哪些优势?

海尔这些年辗转反侧,不断推出新的理念、战略和模式。然而,海尔新模式的高收益年份,恰恰是海尔营收和利润下滑的年份。美的、格力、海尔的差距越来越小,不排除未来三年超越海尔的可能。

显然,媒体对海尔“大裁员”的报道对海尔的企业形象产生了负面影响。

本来是张瑞敏沾沾自喜的“大裁员”,结果却引发了对海尔战略的大批判,这是海尔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

看看乐视危机。

乐视危机源于国家广电总局的通知。

7月17日,突然传出一则消息:“乐视网被总局评为“严重违规”,暂停与综合业务许可证持有人合作”。有传言称广电总局对互联网电视和机顶盒发出监管令,其中一条要求被许可人不得配合广电总局正在调查的严重违法互联网企业。报告推测,乐视是广电总局点名批评的互联网企业。随后,媒体开始广泛关注国家广电总局的通知,以及它可能给彩电行业,尤其是视频网站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业内普遍认为,广电总局整改对视频网站和硬件行业涉及的企业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企业是乐视。随后,乐视股价暴跌,不得不紧急停牌。

国家广电总局对互联网电视市场监管的媒体报道逐渐发展为“乐视被广电总部包围”。按照业内人士的解读,乐视的盈利模式最大的优势就是依靠互联网视频内容,这也是乐视一直以来宣传的重点。现在广电总局打击进口大片,乐视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意味着乐视一直宣称的优势不复存在,未来其电视业务发展前景堪忧。甚至有媒体认为,无法排除消费者要求退还服务费的可能,这让乐视雪上加霜。

1第2页接下来:2第8页

关于作者:

第1页

 

危机事件对相关企业的影响

裁员危机对海尔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媒体质疑张瑞敏的跨越式战略转型让海尔面临巨大风险,不成熟的企业家应该有所表现。同时,我质疑海尔的企业战略。比如“制造业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型”,世界上没有成功的先例。海尔能成功吗?“小微公司模式”将一个完整的海尔分为2000家小微公司。如何控制这么多小微公司带来的管理风险?遗憾的是,海尔几乎没有给媒体和行业一个肯定的答复,看起来依然是无动于衷。反而被媒体解读为“海尔其实默许质疑”。

所以这次裁员风波可以称得上是海尔近年来多次危机的集中暴露和爆发,公众和投资者对海尔的信心受到了空的打击。

乐视危机也对企业造成了巨大冲击,导致其股价连续两天下跌。其实对股价的打击并不是最大的危害,但社会对乐视盈利模式的怀疑才是乐视最大的危机。

乐视超级电视一直以“软件+硬件”新盈利模式的先锋自居,自称“颠覆”传统彩电行业格局。其自信来自于对乐视视频网络的依赖,而乐视的股价之所以受到高度追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乐视投资人形容一个“长得漂亮”的。一旦乐视的优势不复存在,乐视的股价就会失去上涨的动力,乐视也就失去了消费者购买的理由。因此,媒体和消费者对乐视模式的质疑和动摇,是对乐视最大的打击。

两家企业危机管理策略分析

以上就是两次危机的来龙去脉,以及对涉事企业的巨大影响。那么,面对危机,这两家公司做了什么?他们的对策对危机管理和引导是否有效?

先看海尔。

6月16日,《今日北京商业》刊发张瑞敏自曝裁员计划,引起媒体和业内广泛关注。分析认为,海尔所谓的“大裁员”,严格来说不能称之为“裁员”,只能称之为“裁员”。“裁员”是企业的主动行为,“减员”则包括被动行为。如果大规模裁员,海尔将承担政治风险。第三天,海尔正式表态“非主动裁员”是“公司创新转型的必然结果”。

然而,媒体的关注并没有因为海尔的声明而停止。接下来的两周,媒体对海尔裁员的报道开始对海尔的企业战略产生怀疑,并对其未来发展表示担忧。遗憾的是,面对不利的媒体报道,海尔强大的危机公关能力瞬间失效,以至于任其发展,任由媒体评论。

其中一个背景原因不得不说,2014年初,海尔宣布停止向传统媒体投放广告,广告向新媒体倾斜。这一次,海尔危机的焦点在传统媒体上。可以想象,当传统媒体不再与海尔有利益关系时,他们会毫无顾忌地报道海尔危机。

从危机管理的角度来看,海尔的危机以彻底失败告终。

再看看乐视。

在这次广电总局“堵箱”引发的“城门失火,水池养鱼”的危机事件中,乐视的危机公关也没能表现好,在一定程度上处于被动挨打的困境。一开始乐视只是小心翼翼地表示广电总局的行动不是针对乐视的,并表示乐视和CNTV的合作还会继续。后来乐视违心地表示“从长远来看,广电总局的整改对乐视是好事”。这样的公关危机,对扭转当时的舆论影响不大。

7月17日晚,乐视宣布停牌,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股价惯性下跌。随后,乐视发布澄清公告,称2014年7月17日部分媒体发布的“乐视被总局列为“严重违规”并暂停与综合服务被许可人合作”的报道部分内容与事实不符,可能误导投资者。

乐视危机的转折点出现在7月18日。7月18日,乐视举行投资者吹风会,包括董事长贾跃亭在内的高管以现场、手机、视频连线等形式出席。乐视重申商业模式不变,表达了对广电总局政策的理解,甚至宣布与中宣部党建网共同打造的“党建频道”正式上线。随后,乐视股价止跌回升。

乐视的危机公关并没有就此止步。7月23日,乐视宣布与重庆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合作..至此,乐视的舆论危机已经告一段落。

所谓“危机公关”,就是通过传播内容、媒体关系等一系列综合操作,将负面信息的影响降到最低。危机公关能力是现代企业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一个只能传播正面信息而不能进行危机管理的公司是危险的。

然而,危机是分级的,就像疾病是严重的一样。不是所有的疾病都能治愈,也不是所有的危机都能公之于众。即使有些危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影响,也会留下后遗症,对企业产生潜在的持久影响。

总的来说,海尔和乐视的上述危机都是中度危机,虽然不会被扼杀,但会对企业产生很大的潜在负面影响。以LeEco为例,虽然风险已经过去,但很多投资者对LeEco股票的信心受到了打击,这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LeEco模式的潜在风险。

如果把海尔危机总结一下,可以说海尔之前说的“以后不会给传统媒体做广告”是一个很大的错误。你真的可以不向传统媒体做广告,但绝对没有必要大张旗鼓地做广告。太好了,传统媒体在危机时刻对海尔毫不留情,真正教会了海尔传统媒体的力量。

如今,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进行交流,但必须注意的是,真正有价值的新闻还是来自传统媒体。7月29日,当官方公布周永康事件时,财新传媒发布了一篇6万字的调查报告《周永康的红与黑》,让公众大吃一惊,被新媒体转载。相反,如今新媒体虽然备受追捧,但其传播基本停留在段子、隐私、谣言层面,很少有重量级大作品出现。

事实上,传统媒体扮演着新媒体内容传递的角色。如果没有传统媒体进行内容传递,恐怕新媒体只剩下笑料和笑料了。

结论是:对于那些正在经历剧烈变革的企业来说,在注重新媒体关系建设的同时,一定要兼顾传统媒体的利益,决不能互不相让。载体虽然重要,但内容更重要。

1 2页

关于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