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加工厂:套接工艺流程工艺文件中的性能参数及规定
1.一般套接后技术标准(无独特要求)
般套接后技术标准(无独特要求)如下图4-34所显示,主要内容如下所示:
(1)端子压接后的线芯左右长短最佳状态ab为0.2m~1.0m。
(2)前料带断开长短为0~0.3mm。
(3)后料带断开长短为0~0.5mm。
(4)前后左右R角的半经为0.4m~1.0m,或至少有一个后R角半经为0.4m-0.6mm。
(5)套接相对高度和间距的合乎工艺要求。
(6)拉脱力合乎工艺要求。
(7)套接种类合乎工艺要求。
(8)电缆护套套接位置经不少于3个循环系统的弯曲实验后,线皮的最佳状态是cd=de,ce间仍由此可见电缆护套。
2.绝缘层套接区及防潮栓位置的套接和检测
绝缘层套接区及防潮栓位置的套接规定和检测应合乎《汽车电线束技术条件》(QC/T9106-2014)的规定:
①防潮栓完好无缺。
②最佳状态为线皮由此可见,最少线皮和防潮栓边沿齐平。
③防潮栓由此可见。
④线芯由此可见。
⑤防潮栓通过起码3个弯曲循环系统后未滑脱。
⑥线芯左右的标准是0.2mm~1.0mm。
⑦电导体套接部两边由此可见R角。
3.电线接点处U型端子压接主要参数和检测
应合乎《汽车电线束技术条件》(QC/T291062014)的规定。套接时轴杆的压触点应竖直在U型卡的正中间,且去皮长短应同样,部位对正。
①线芯由此可见,较大为3mm。
②两边由此可见R角。
③线芯完好无缺,压着一部分无忽略。
④线芯由此可见,最少为1mm,较大为5mm。